房企密集抛出发债计划,融资环境正趋向改善

电脑版幸运大满贯键盘怎么操作

栏目分类
你的位置:电脑版幸运大满贯键盘怎么操作 > 新闻动态 > 房企密集抛出发债计划,融资环境正趋向改善
房企密集抛出发债计划,融资环境正趋向改善
发布日期:2025-04-18 06:44    点击次数:56

房企开年密集融资,近期多家企业抛出了发债计划。

2月18日,上海证券交易所信息披露显示,北京首都开发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、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项目更新为“已受理”,拟发行总额为人民币90亿元。

同日,厦门象屿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称,中国证监会已批准厦门象屿股份有限公司,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面值总额不超过50亿元人民币的公司债券。

此前,建发房地产也发布了2025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据募集说明书,拟发行不超10亿元中期票据;五矿地产方面,成功获取了总金额10亿元人民币的三年期定期贷款融资。

上述企业之所以能大额发债,多受益于其国资或央企背景。比如,五矿地产的融资协议中,规定了对五矿地产控股股东的最低持股量要求,中国五矿需直接或间接实益持有五矿地产不少于51%的已发行股份,若违反上述条件,将构成违约事件。

除了房企的境内融资计划,近期行业还久违地出现了一笔境外融资。

2月18日,绿城中国发布公告称,拟新发行本金总额1.5亿美元的优先票据,年利率8.45%。该等新票据,将和即将于2月24日发行、本金总额3.5亿美元8.45%的优先票据,构成同一系列票据。除发行价格外,新票据和原始票据的条款一致。

据悉,上述新票据发行所得款项,拟将作为绿城中国现有债项的再融资,包括但不限于为同时进行的购买要约提供资金。此前,该公司已宣布,开始要约现金购买于4月到期的4.47亿美元未偿付的优先票据、7月到期的2.95亿美元未偿付的优先票据。

近年来,受房企债务违约等因素影响,行业内已鲜少出现海外融资动作。克而瑞统计显示,2023年以后,房地产企业境外发债规模明显收缩,当年境外发债规模只占融资总规模的3%。

当年,房企境外债券融资成本高达8.22%,较2022年全年抬升1.22个百分点,主要是期内万达发行的境外债券成本高达11%,此外11月港龙中国发行了利率9.5%的优先票据。

即便到了2024年,行业也鲜少出现海外融资计划,机构仅监测到越秀地产与五矿发行境外债券,票息区间在4%至4.6%,境外债发行整体处于冰封状态,仅极少数房企有发行动作。

以越秀地产为例,该公司去年在境外发行人民币23.9亿元点心债,其中上半年发行人民币7.0亿元点心债,7月发行人民币16.9亿元绿色点心债券,加权票面利率为4.07%。

时隔半年多,房企再现海外融资,背后有何原因?“当前,投资者对房地产行业的悲观情绪有所缓解,市场信心处于修复过程中。”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告诉第一财经。

从市场角度看,当前是近年来楼市政策环境最宽松的时期,2024年四季度以来,核心城市房地产市场活跃度明显提升,2025年1月市场延续回稳态势。据中指数据,1月截至春节前(1.1-1.27),30城新建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同比增长4%,20城二手住宅成交套数同比增长19%。

从房企销售表现来看,2025年1月,TOP100房企销售总额为2350.3亿元,同比下降16.5%,降幅有明显收窄,部分头部房企1月销售额同比转正。从出险企业债务重组进展来看,部分房企已经完成债务重组,逐步修复房企信用。

“当下,企业需要丰富融资渠道,来获取成本合理、期限结构合理、充裕的流动资金,以支持公司正常发展需要。”刘水称,美元债作为补充流动性的重要工具,可缓解房企短期债务压力。绿城中国此次境外融资用于债务置换,体现了“以长换短”的流动性管理策略。

截至目前,房企融资已经历了连续四年的下滑周期,2025年融资环境会否有所改善?

刘水表示,2025年是“十四五”规划收官之年,也是“十五五”发展谋篇布局之年,各项政策加力有望带动市场预期修复,但房地产全面回稳仍面临一些挑战,整体或仍处于筑底阶段。

“不过,随着各项支持性政策落地、市场企稳复苏,房企融资环境有望改善。”刘水称,从融资政策来看,项目“白名单”机制持续落地扩容,经营性物业贷、支持房企发债和股权融资等政策延期,公募REITs和持有型不动产ABS持续上新,多种融资渠道向房企打开,房企融资环境有望好转。盘活存量闲置土地,也是改善企业资产负债表的有效因素。

整体而言,房地产行业的债务压力仍不容忽视。克而瑞数据显示,2024年房企债券到期规模达4828亿,而发行规模仅有2158亿,无法通过借新还旧覆盖到期债务,2025年房企的债务压力同样较大,到期规模甚至要高于2024年,达到5257亿元。

克而瑞认为,随着收储、专项债发行等政策推进落地,会有更多低成本增量资金进入市场,将有助于房企出售存量土地、缓解资金压力,并改善土储结构。同时,地方政府通过专项债券收购存量土地,也能增强资金流动性,支持地方经济发展、保障民生。

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,请点击这里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,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。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,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,包括转载、摘编、复制或建立镜像。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。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:021-22002972或021-22002335;banquan@yicai.com。 文章作者

孙梦凡

相关阅读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:两块滤膜展示空气质量改善

坚决反对各类简单粗放、“一刀切”式的环保治理,坚决反对各类脱离实际、层层加码的环保整改,坚决反对各类弄虚作假、走过场的环保“形式主义”。

238 03-08 13:40 时隔半年房企美元债破冰,基本面和成本考量下能否复制?

绿城中国这笔融资代价不菲。

157 02-20 00:40 1月民营房企发债同比增6成,今年融资态势有何不同?

盘活存量;融资政策整体宽松。

203 02-13 21:22 各地“新春第一会”密集召开,上海连续八年优化营商环境

“新春第一会”往往具有“风向标”意义,不仅是工作动员令,更是奏响新一年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集结号。

10 356 02-05 21:41 地方密集披露明年一季度借钱计划,发债节奏有望加快

明年预计超2万亿元地方债额度提前下达至地方,加上地方已经获得2万亿元用于置换隐性债务的再融资债券额度,专家普遍预计明年一季度发债规模将超1万亿元。

487 2024-12-23 21:41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
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